第417章 真不愧是从我好大娘手上流传下来的江山!_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新笔趣阁 >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 第417章 真不愧是从我好大娘手上流传下来的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17章 真不愧是从我好大娘手上流传下来的江山!

  【明德七年四月上旬,苏延朝以齐王世子的身份出仕于福建特度使齐王的麾下。】

  【原先两广总督潘威明宣布主动投靠魏王,但潘威明并没有交出手中的兵权,只是以认可魏王正统的口吻,顺势脱离朝廷的控制。】

  【大晟王朝失去了广东、广西两地的控制权。】

  【潘威明暂时和魏王形成了盟友关系。】

  在大地图上,潘威明所在的区域变成了一个全新的颜色,这意味着他脱离了大晟王朝的掌控。

  【潘威明脱离大晟政府后,通过兵权和名义上依附魏王的方式,取得了两广地区的行政权。】

  两广总督潘威明,陆成安对这人是有点印象的。

  有一次模拟推演,陆成安是率军解决了一些大晟本地人伪装出来的海寇、盗贼。

  当时那伙人所报出来的后台靠山名字就是两广总督潘威明,能嚣张到这种地步,其实就能看出来这个潘威明在地方上的权势确实非同小可。

  而【终晟之时】那次实在是太乱了,地方叛军非常多,这家伙估计想作妖都作不成,八成是被叛军给干碎了。

  这趟倒是赶上了一个作乱的顺风车。

  记住网址http://m.kanshu8.

  “魏王和两广总督潘威明暂时结盟,江西、浙江、广东、广西,勉强都能归魏王所有,她若是把湖广再吃了,顺势将福建打下来,一旦率军攻下应天府,那可就不好收拾了。”

  陆成安看着齐王一个人仍然牢牢占据着福建这块地盘,并且依然保持立场,承认大晟王朝的官方统治,孤军严守此地,他的心里是有些担忧的。

  哪怕福建这块地方是兵家‘不争之地’,但就怕魏王和潘威明这两个人脑子一抽,为了确保整个大后方的安全,就把被‘包围’的福建给围攻了。

  但,齐王这位置的确尴尬,她旁边,一个是魏王的老巢江西,一个是潘威明实控地区广东,头顶上是被魏王刚刚打下来的浙江。

  除了靠海的那一边暂时没有敌人,另外三面地方,所接壤的地区都是敌人控制的领土。

  好在福建这地方也是易守难攻的类型。

  无论从哪个方面进兵福建,那都无法避免高难度的翻山越岭,而后勤运输方面更是难上加难,但同样因为福建所处的环境,由于耕地面积稀少,整个地区经济全靠渔业、盐业、茶叶以及贸易支撑。

  魏王和潘威明智力上线的话,没必要费时费力费兵去攻打福建,只要经济封锁福建,不给齐王搞经济搞内政机会,她就囤不起兵。

  限制住齐王没有能力出兵,把她困在福建,对魏王而言就已经是一个比较舒适的环境了。

  【明德七年四月下旬,杭州府张氏不愿意接受魏王的统治,张瑞之子张伯瑄与杭州府曾经当过守城将领的秦傅响应朝廷,拨乱反正,起义反魏,归附晟少帝。】

  【杭州府附近六座县城应同了张伯瑄的号令。】

  【消息传至京城、福建等地,众人皆知张伯瑄危矣。】

  【大晟王朝重要的防守区域乃是燕王所在的应天府,而今大军尚未抵达应天府驰援,张伯瑄在杭州府的起义,大晟王朝不能因小失大,调遣军队助杭州而不助应天府。】

  【张伯瑄的所作所为,只能为大晟王朝拖延到大军支援应天府的时间。】

  【明德七年五月上旬,张氏之变沉重地打击了魏王攻打应天府的节奏,原先魏王在浙江等地募兵,征集粮草的进程,被张伯瑄杭州反正的义举打停,魏王不得不辗转分兵,以一路兵马再攻杭州。】

  【同月,苏延朝在福建抓住这个时机,向母亲齐王请命领军入浙,打通浙江与福建的链接,才能破开这样被封锁的糟糕局面。】

  【他一口气索要了福建之内全部可以作战的士卒近三万四千余人,只留给齐王五千人驻守此地。】

  【“天下风云出我辈,百万雄兵尽识君。”】

  【“人生一世,若不争一世之名,成一世之功,为一世之尊,那又有什么意思!”】

  【明德七年五月下旬,苏延朝带着三万之众的大军入境浙江。】

  【苏延朝的大军自福宁州、建宁府两路出兵,经过寿宁县、福安县、松溪县一同向浙江的处州府、温州府猛攻。】

  【浙江固然被魏王的大军攻打下来,但是魏王仅在几个重要的区域留下重兵,很多县城都是让各地的县城原来的守军自主防守。】

  【苏延朝以齐王世子的身份,连下数座县城,直逼处州府、温州府。】

  【福建突然的爆发,同样打了魏王一个受迫性的回退,只得全面放弃攻打应天府的想法,专攻浙江。】

  【而她怎么也想不通小小的一个福建,竟然能集齐三万多的正规军出兵。】

  【明德七年六月上旬,浙江绍兴府、宁波府被宁王手下活动着的锦麟卫、皇城司所煽动。】

  【多个和魏王交好的政治人物在不约而同的时间内都遭遇到了刺杀。】

  【明德七年六月下旬,秦王在辽东休生养民,并且表现出了对世家豪强、对勋贵将领、对寒门庶子的包容性,广纳天下的贤士。】

  【明德七年七月,绍兴府、宁波府、处州府、温州府、严州府、金华府、衢州府都被苏延朝凭借着个人的勇武和出其不意的谋略所攻打下来。】

  【苏延朝承认明德朝廷的正统性,希望晟少帝能册封他为东南总督,浙江特度使。】

  【明德七年七月下旬,晟少帝苏为英念及苏延朝援助朝廷及时,功劳具备,便满足了宗亲的想法,册封了苏延朝为东南总督,浙江特度使。】

  【明德七年八月上旬,潘威明看到魏王失利的战局,心生野心,率军突袭魏王后方的南昌。】

  【魏王重兵大多摆铺在前线,没有想到先前还满面笑容,依附于自己的潘威明会趁机袭打江西。】

  【好在魏王之女准备充分,在兵力远逊于潘威明的情况下,多次将他击退。】

  【在这样的情况下,秦王决定修书一封,劝降魏王,她为魏王分析眼下的局势,退一步放下权力尚且还能保住荣华富贵,若是执迷不悟下去,不说自己死路一条,更会连累其他人。】

  【魏王还是不愿意放弃,她命令自己的女儿抵抗潘威乺明的同时,再次率军和苏延朝展开拉锯战。】

  【魏王使用解封的词条技能——前朝遗孤。】

  【泰熙帝生女无数,自正英帝出生以后,泰熙帝就想立正英帝继承皇统大位。】

  【长女知道了泰熙帝的心意,心生不满,于是起兵谋反,在兵败过后下落不明,二皇女、三皇女则因为互相夺权的事情,相继被废除为庶民。】

  【魏王和五皇女是同父同母的姐妹关系。】

  【她们的关系亲密,泰熙帝曾经多次因为一些事务而训斥魏王,是五皇女的多次说清,才让魏王免于很多来源于父皇的责罚。】

  【泰熙帝离世之前,任命魏王从北方的藩地迁到江西就藩,又在遗诏中委托五皇女作为宗室中的托孤大臣来安排。】

  【在泰熙帝的安排中,他想让五皇女暂时以摄政王的身份来代理政务,等到正英帝有了足够的能力时,再把权力重新还给他。】

  【而泰熙帝将魏王从北边的藩地迁移到江西,就是避免魏王和五皇女之间的关系过好,出现魏王拥立五皇女,发生篡夺皇位的事情。】

  【五皇女执政时期,是她第一个提出了科举制度来打压世家发展的思路。】

  【为了压制北方的名门望族,豪门大姓,她任用了南方派系、出身寒微的臣子治理天下。】

  【但世家大族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五皇女几次政治资源上的互换,都没有讨得多少好处,甚至于科举制度,都被世家大族所操纵,很多次科举的名单上,都是出身于大家族的士子。】

  【但很多人很早就看出来五皇女的身体状况危急,并且早就意识到了正英帝早晚能够继承天下。】

  【于是他们想尽办法渗透到正英帝的身旁并蒙蔽了正英帝的视听,塑造了五皇女贪权枉法的形象,年轻的正英帝虽然感觉上有些不对,可是在五皇女掌权的期间,正英帝的权益常常遭到侵犯。】

  【正英帝不得不顾虑五皇女真的心生出这样的野心,想要废除他这个弟弟,考虑到自己的王妃,考虑到自己的女儿。】

  【若是他死了,他的王妃将无人照料,他的女儿也危在旦夕。】

  【为了自保,为了安全感,他只能和这些主动靠过来、心怀鬼胎的大臣结交,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终于有一天,五皇女病逝在宫中,诸多大臣秘不发丧,没有将五皇女病逝的事情流传出去。】

  【他们派遣各方的使者和门生先在南方的应天府提前拥立正英帝称帝,一路又赶到天京府,再宣布五皇女因为畏惧正英帝的天威而自缢身亡,以此来确保自己的从龙之功不受影响。】

  【不过正英帝并没有见到五皇女的尸首,故此他的心中存疑,更觉得此事蹊跷,但事已至此,他也不可能与拥立自己的群臣产生矛盾,只能将此事含糊而过。】

  【而对于宫里突然下落不明的一些人,正英帝勒令手下的大臣不必再去细细追查。】

  【在天京府通往南方的官道上,一个宫女,偷偷将五皇女的世女公主带出了京城,一路上费尽千辛万苦,她得以见到魏王,不仅道明了政变的真相,并将这个孩子托付给了魏王。】

  【看到这个孩子,魏王的心中燃烧起了熊熊的复仇之火,她将这个孩子视如己出,并让她继承魏王世女的位置。】

  【她发誓迟早有一天要找到机会,推翻正英帝的统治,去为自己的妹妹平反,再将当年那些所谓的从龙之臣全部都给...满门...抄斩!!!】

  【明德七年八月下旬,魏王秘密联系了一些曾经是五皇女旧部,在南方曾经受过五皇女恩惠的人,一些忠于五皇女的人宣布投靠魏王。】

  【而感觉自己已经接近回光返照的魏王,将她的‘女儿’托付给一支亲卫军,若是她在前线不利,就立刻带着她隐姓埋名,远离朝堂。】

  【她将用血与荣耀来传达自己的愤慨,发泄她对父皇泰熙帝的不满。】

  【皇位为什么只能留给正英帝,为什么只能给他的弟弟。】

  【她的大姐为了这个皇位,争得头破血流,下落不明,她的二姐三姐,因为这个皇位,疏远了关系,互相攻讦,她的妹妹对这个皇位没有野心,只想要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却遭到了奸人所害,被猜忌。】

  【她只恨自己没能亲手杀了正英帝。】

  秦王和宁王的脸色不太好看了。

  权力可能使人疯狂,但是在绝对的差距和力量之前,没有人每次都会义无反顾地冲锋陷阵。

  魏王次次都要造反,次次都要给大晟王朝来那么一下,果然不可能只是为了权力那么简单。

  魏王这一段信息,给这次模拟推演带来了一丝丝沉重感。

  难怪那次正英帝南巡,这魏王完全就是冲着人去的,她单纯就是想杀正英帝。

  但问题是,无论是正英帝还是五皇女,实际上都是受害人。

  这纯纯是信息差上的差异。

  而促成这次宗室之间‘相爱相杀’的结果,这其中又有多少人的推波助澜?

  有些人知道实情,就是不愿意解除误会,通过这样的信息差,方便让自己获取利益。

  受伤的只有皇室的宗亲。

  这样故意带动节奏的孽畜难道不该杀吗?

  所以,当这个问题再次出来的时候,其他人就不得不面对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怎么完美地分配好每一个人的利益。

  皇位只有一个,皇女却有八个。

  如果皇位这个东西分配不好的话,像正英帝和五皇女之间的事情,很有可能会再度复刻。

  要是没有这个【女帝成长计划】的模拟推演功能,她们之间会多出多少的权力纠纷啊?

  上一代的恩怨情仇会不会复刻在她们的身上,再度重现一遍?

  这都是说不好的事情。

  正是有了模拟推演以后,互相之间这才都很克制自己走出那踏向深渊的最后一步。

  因为谁也不想让事态演变成那样,一旦真做出了那种事情,关系就跟碎掉的镜子一样,不可能会破镜重圆。

  做一次,记一辈子,到时候就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

  即便打到现在这个局势,正英帝把皇位给了晋王的儿子苏为英。

  其他人都没有主观上的‘造反’,更多的是类似于小八这样的地区自治,而这在模拟推演里,已经是很克制的表现了。

  但凡这时候处于后方的‘失控’秦王心一横,和魏王一起合作,她在辽东弄点动静,打乱天京府筹兵援助应天府的节奏,指不定魏王这次还真能成就霸业。

  可就在这种情况下的‘秦王’都没有联手魏王,跑去给魏王‘打工’,由此可见‘秦王’虽然是失控状态,被强制托管了,但是性格的变化上并不大,仍保留了她的精神洁癖。

  而且秦王这个精神洁癖和汉王的道德压制的厌恶方向是往两个不同的地方发展的。

  汉王是道德层面上的不屑做小把戏,对自己人格有一定要求。

  秦王是政治层面上的精神洁癖,她可以谋权篡位,可以当女帝,但一定是要正面手段拿到的皇位。

  但凡有一点点的阴谋诡计,有一点点的不正当手段,秦王就不大乐意。

  属于是那种——我必须靠着自己个人能力拿到的皇帝,这样的皇位,我踏马才认。

  别人主动让给我的,就是施舍她,就是可怜她,这种皇位,她宁愿死了,宁愿被流放了,宁愿被凌迟了,也不接受!

  没一丁点的正统性!

  无法接受!

  这点和小八就是天壤之别了。

  小八对皇位的态度是——你给,我就要。

  不管整个过程怎么样,不管是什么手段获取的,只要你愿意给皇位,小八就勉为其难地接受。

  哪里会有秦王这种必须有功才能接替皇位的精神洁癖,更没有汉王那种非得父皇把皇位亲手给她,承认她,她汉王才肯接受的怪毛病。

  这一衬托下来,搞得她小八道德素质非常低下,而且很不要脸。

  别说她小八了。

  肥婆晋王、宁坏坏这俩也是典型的案例,跟她小八的道德素质那叫一个不分伯仲,甚至还有待提高。

  把晋王、宁王跟秦王和汉王这俩姐姐比,那俩是真清高,讲究人。

  小八这样一想,感觉她屁股下面还有晋王、宁王这两个德行败坏的兜底道德下限。

  感觉她自己有时候,还真是光芒万丈的阳光君主。

  看看这宁王,都开始搞什么刺杀部队了,直接政治刺杀,这都啥拙劣的手段,纯剑走偏锋的邪道。

  还有这晋王,这干的是人事吗?

  成天模拟推演抢走大姐的原配相公。

  我呸!

  我小八看着都感觉害臊!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齐王的世子苏延朝是谁的种啊?

  怎么感觉有点猛呐。

  这又是哪里来的阴间将卡?

  魏王集团由盛转衰的关键战役,就是被这家伙给活活打崩的。

  人家不包围福建就算不错了,这齐王的世子苏延朝不光是杀出了包围圈,还给人重要的战略区给打了下来,让浙江和福建重新连接、互相报团取暖。

  顺势还给燕王吸引了仇恨,把魏王的兵力全部引到了他那一边去。

  以这张将卡的强度,要是能落到她小八的手上,那可又将会是一个传说故事!

  【明德七年九月上旬,成王旁敲侧听,打听有关于苏延朝的消息,计划用大量的银两邀请苏延朝来到大宁府,为她效力。】

  【明德七年九月下旬,蒙古攻打下来花剌子模国,再度拥有了向农耕文明转变的契机。】

  【同月,陆成安亲自率领两万凉州军前往应天府反攻魏王集团,意图彻底粉碎世家联盟的野心。】

  【明德七年八月,吴皇后在紫禁城内寿终正寝,从此晟少帝苏为英开启了他独立执政的生涯,他上位以后,挑选年号,定年号为——同辉。】

  【而此时的苏为英,接手的江山社稷,虽然国库充盈,但却是一个各路特度使高度自治,藩镇无数,中央政权失衡的破碎山河。】

  苏为英看着眼前的画面,血压慢慢地已经上涌了。

  特度使制度,到底是哪个大聪明琢磨出来的?

  搁这自废武功,狠狠地损害中央朝廷的权威和地位是吧?

  “我父尚在,那这样的局面还算有回旋的余地。”苏为英开始查询大晟王朝目前的人才库存和兵力部署。

  上来就让他收拾这样的纸糊江山。

  到处都是糊涂账的烂摊子。

  真不愧是从我的皇爷爷,我的好大娘手上流传下来的社稷。

  在提高难度这方面,从来不让人失望!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orkon.com。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xorko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