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章 朱元璋朱标,被韩成开大眼了!(三合一)_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新笔趣阁 >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 第一六九章 朱元璋朱标,被韩成开大眼了!(三合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六九章 朱元璋朱标,被韩成开大眼了!(三合一)

  若是我们这边把糖制作技术提升上去,那绝对能让糖和前面的三种商品追平,成为又一个热销的商品,狠狠的收割来自于海外的财富……”

  听了韩成的话,朱元璋还有朱标二人,都有种被开眼的感觉。

  原来,华夏的东西,在蛮夷那里这样受欢迎!

  原来那里现在是如此之落后,连糖都弄不出来多少!

  再想想韩成所说过的,几百年后那些蛮夷来到中华大地上肆虐的事情,朱元璋朱标二人的感觉,顿时就变得又不一样了。

  “制糖!必须制糖!市舶司也必须要重新开起来。

  这样多蛮夷,还是富庶的蛮夷,等着给咱们大明送钱,那要是不对他们出手,不赚取他们的钱,真对不起他们!”

  朱元璋的大手,拍在自己的大腿上啪啪作响,一看就是有些上头了。

  朱标虽然也被韩成说的情况,给听得热血沸腾的,但多少还能保持一些理智。

  他很快就说出了自己的一些疑惑。

  “韩成,这事情还是有些不太对。

  你之前不是说了吗,要在海外卖高价糖,在大明境内卖低糖。

  可糖在海外那样挣钱,很多人必然会将糖尽可能多的往外卖。

  往外面卖的糖一多,那大明内部的糖数量还是会少,等于价格还降不下来。”

  韩成闻言,对着朱标竖起大拇指道:“大哥,你考虑的确实不错,这确实是一个令人不得不思考的事。

  这个时候,就需要官府的管理了。

  市舶司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严格限制糖出口的数量。

  每年往外运送多少糖,都需要有所计划才行。

  海外贸易,往往卖的就是一个物以稀为贵。

  否则一旦往外卖的太多,价格就会降下来,。

  以至于出现我们这里往外卖的糖数量变多来了,结果挣的钱反而少的现象。

  不仅仅是糖,其余的商品也一样是如此。

  所以在我看来,对海外进行贸易,最为重要的其实就是垄断经营。

  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我大明的各个商团,为了抢占市场,不惜各自相互降价的事情发生。

  那样做,只能损害了他们自己,以及大明的利益。

  所以,大明的官府,以及组建出来的市舶司,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这样利益才能更长久。

  以最少的代价,换回来更多的财富……”

  听了韩成的话,朱标和朱元璋二人,都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原来,对外贸易还可以这样玩啊!

  韩成的话猛的一听,让人觉得很黑心。

  但一想到这是在赚外面那些蛮夷的钱之后,朱元璋还有朱标二人,一下子就又变得无比高兴起来。

  挣那些蛮夷的钱就没事了,这一点都不黑心。

  “韩成,你先停一下,我拿小本子记下来。”

  朱标喊停了韩成,然后赶紧找来纸张笔墨,开始快速的记录起来。

  对于重设市舶司,以及开展对外贸易的事,不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其实都不太擅长。

  他们现在的想法,就是先将备倭水师拿下来,彻底的控制在手中,然后将外面盘踞的那些海盗给解决了。

  为之后的远洋贸易,做好武力保障,清扫外部威胁。

  至于如何重建市舶司,市舶司建立起来之后,以什么样的模式进行经营之类的,朱元璋和朱标二人,还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

  这个时候,听到韩成说起这话,朱标顿时就有种拨云见月的感觉。

  韩成的话,对他有了很大的启发,让他对市舶司有了一些想法。

  “咦?你这是什么笔?咋看起来这样怪模怪样的?”

  朱标看着韩成笔筒里面,放着的鹅毛笔,显得有些奇怪的望着韩成询问。

  韩成当下就将鹅毛笔的诸多好处,对其解释了一番。

  竟是鹅毛做的笔?!

  在韩成示范了之后,朱标就也拿起这鹅毛笔使用,只觉得很是新奇。

  写了一行字之后,朱标还是将手中鹅毛笔放下,换成毛笔书写。

  对于他这种用毛笔用惯了的人,才接触鹅毛笔确实用不习惯。

  偏殿之中安静下来,只剩下了朱标在这里写字的声音……

  “只不过这样以来,肯定会有人为了高额的利益,进行走私。

  对于走私这件事,必须利用铁血手段儿,对其进行打击。

  一旦发现,绝不姑息!

  只有严格打击走私,才能维持市舶司的利益和地位。

  不让其破坏市场,破坏海外贸易……”

  韩成等到朱标将之前的那些都给记录下来之后,这才接着开口诉说他的一些对外贸易的看法。

  朱标点了点头,对于韩成的这话,非常的认同。

  “那些海盗,还有一些走私的,以往咱需要将精力放在别处,又觉得他们不过是一些小问题,酿不成大祸,这才没有过多的理会他们。

  现在既然要重开市舶司,发展海外贸易,去海外捞钱,这些人必须解决了!

  哪个敢拦路哪个死!”

  朱元璋带着浓浓杀意的声音响起。

  以往不知道市舶司这样赚钱,不知道荒凉的海外,这样富有也就算了。

  现在知道了,这些人再敢兴风作浪,朱元璋绝对不会对他们有任何的姑息。

  对于一个过多了苦日子的穷皇帝而言,任何阻拦他挣钱,尤其是挣大钱的人,都是他的死敌!

  如何禁绝走私,打击走私,韩成没有多说。

  他相信,依照老朱的专业程度,绝对能将这事情做得非常好,滴水不漏。

  他就不用在这里班门弄斧了。

  “市舶司想要兴建起来,除了一支强大的海军,以及相应的政策做保障之外,也需要有非常懂行的专业人员进行坐镇和指导。

  这里面的门道非常的多。

  其余不说,仅仅是在海上长距离的航行,就需要太多太多的经验。

  除了这些,各个地方都有什么风土人情,都喜欢什么货物,当地又出产什么……这一系列的事情,都需要提前做准备。

  把这些都给弄清楚了,才不会两眼一抹黑……”

  朱标低着头,奋笔疾书,生怕漏掉韩成说的一个字。

  朱元璋也一样是听得格外认真。

  今晚上他和朱标都被韩成开眼了。

  原本只是前来问问,能不能找到糖和鸡蛋的替代品,哪能想到,竟然还有这样大的意外收获。

  “对了,我忽然间想起一个人,不知道他还在不在。

  若是能够找到这人,那么对于市舶司的海外贸易,简直受益无穷!”

  说着市舶司的相关事情,一个人的名字,忽然间跃入到了韩成的脑海之中。

  韩成不由的为之欣喜,暗道自己之前怎么将此人给忘记了!

  幸好这个时候记了起来,不然的话,那亏损可就大了。

  “什么人?”

  “韩成你说!”

  韩成的话刚一落音,朱元璋和朱标二人的声音就一起响了起来。

  虽说的话不一样,但所传达出来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这人名叫汪大渊,字奂章。”

  韩成说出了汪大渊的名字。

  汪大渊这个名字,对于后世的不少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

  远没有开着‘航母’浩浩荡荡七下西洋的郑和名气大。

  不过,汪大渊却是一个比郑和早开始航海几十年的人。

  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航海,跟着船队四处经商。

  并且还写下了岛夷志略一书,详细记载了南洋一带详细的地理位置,以及风貌等事情。

  是一个经验十足的航海家。

  若是能够将汪大渊这样一位人才给弄到市舶司之中,令其发挥作用,做到人尽其才。

  有这样一位经验十分丰富的人坐镇,那市舶司的诸多事情,都将会变得格外的顺利。

  “汪大渊?”

  朱元璋念叨一声,开始在这里迅速的思索起来。

  一番的思索之后,记忆之中,并没有这样一位存在。

  朱标也同样是没有印象。

  韩成道:“你们对他没有印象也正常,这人在这个时代不算太出名,只是一个海商。

  元朝还在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外面做生意了。

  南洋的诸多地方,他都基本上跑遍了。”

  听了韩成的话之后,朱元璋点了点头,这汪大渊若只是一个海商的话,那他不知道此人很正常。

  随后,在听韩成说了一些汪大渊的事情之后,朱元璋当下就下定了决心,这汪大渊必须要找到!

  这样的一位,正是市舶司现在急缺的人才!

  就算是汪大渊这个时候已经去世了,那也必须要找到他的子孙后代才行!

  “关于市舶司和海外贸易,我现在能想到就这么多。

  接下来若是再想到什么,我再和大哥和陛下说。”

  韩成仔细想了想,确认确实没有什么好说的之后,就结束了关于市舶司的话题。

  朱元璋朱标二人,只觉得是受益匪浅,又有些意犹未尽。

  不过,韩成都已经这样说了,那朱元璋也不好再接着问了。

  坐在这里回想一下,发现这一次,在韩成这里收获不少。

  不仅仅知道了如何解决缺糖的问题,还顺带着解决了西南的治理问题。

  要知道,西南那边远离中原,位置偏远,条件艰苦,民风彪悍,本就容易闹事,造反。

  又被元鞑子统治了那样多年,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现在自己这里虽然拿下了西南,但接下来想要让西南那里的变得安定,却需要花费太多的力气。

  一个弄不好,还很容易变成对于大汉而言的西凉那般,一直战乱不断,一直吸东汉的血。

  可现在,韩成这在西南那边来上一手制糖,将制糖和制造火药,以及今后的对外贸易联系在一起。

  竟一下子就将许许多多的事情给盘活了!

  不仅仅解决了火药用糖,还能够让西南那边的很多人从中受益。

  和朝廷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虽然这制糖业不可能惠及到西南的每一家每一户,但能做到这种程度,就已经足够了

  一旦韩成所说的那些,在西南那边完成,西南那里今后就算是还有人叛乱,那规模也不会大,乱不起来!

  西南不仅仅不会吸朝廷的血,还会给朝廷带来诸多的财富!

  妙!

  实在是太妙了!!

  比自己所设想的,对西南那边的治理政策,好上太多太多了!

  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一招,竟直接将自己的所有关于西南的忧虑,都解决了!

  更不要说,除了这些之外,韩成还说了那样多,关于市舶司的建设,以及海外贸易之类的事情。

  这一次来的是真值。

  朱元璋是真有了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就算是诚意伯刘伯温还活着,这些办法他也提不出来。

  “岳父大人,现在是不是觉得,答应让我和有容在一年之内成亲,特别的划算?”

  正在想着,自己这一次答应韩成和有容在一年之内成亲,确实不亏的朱元璋,闻言一愣,这小子莫非会什么读心术不成?

  一愣之后,他马上就恢复了正常。

  带着一些挑三拣四的模样道:“划算?我怎么觉得我亏大了。

  就这点东西,硬生生的让我将婚期往前提前了两年。”

  朱元璋见不得韩成这幅嘚瑟的嘴脸,总想打击他一下。

  韩成见此点了点头道:“奥,原本是这样啊

  我原本还有一些重要的事情,对岳父大人你说说呢,既然如此,那我就不献丑了。”

  朱元璋闻言,立刻露出了笑容:“你看你,咱给你开个玩笑,你咋还认真上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orkon.com。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xorko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