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干一件大事_我的姐夫是太子
新笔趣阁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351章 干一件大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51章 干一件大事

  第351章干一件大事

  朱棣说罢,见张安世自己反而有点糊涂的样子。

  于是朱棣笑道:“咋啦?是觉得朕有什么不妥吗?”

  张安世摆出一副吃惊的样子道:“不,只是臣万万没想到,陛下会想得如此深远,和那些大儒和所谓的名臣们相比,陛下的远见,却是远在他们之上。”

  这话虽有吹捧的因素,可的确也有一部分出自真心,当然,真心虽有,就是不多。

  朱棣听罢,大笑道:“还真以为朕只是一个粗人?朕可是太祖高皇帝之后,在凤阳耕作,在漠北厮杀,更有名师指点过,每日身边交往的,都是姚师傅这样的人,更不必说,靖难登极的往事了。若是连这点见识都没有,能有今日吗?”

  张安世猛地醒悟了什么。

  所谓的才识,终究还是他陷入了某些话术的陷阱。

  在古人的舆论氛围之下,对于才识的评判范围是非常狭隘的,擅长琴棋书画叫才识,擅长写文章读四书是才识,这种才识的评价标准,某种程度而言,连张安世也受到了影响。

  现在恍然,论及才识,这天底下所谓的名臣和大儒,可能未必能给朱棣提鞋。

  人家是真枪实刀干出来的,不说其他的东西,单单统兵作战,就需有高超的驾驭人才能力。有计算钱粮和了解士卒思想动向的才学,还需能够想敌之所不想,攻敌之不备的迅敏思维。

  朱棣只看一眼蒸汽机,立即能判断出军工作坊将来的巨大作用,这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毕竟是敢于下西洋的永乐天子。

  只是小人之心的文人们看来,此等工程浩大的下西洋,不过是朱棣想要寻找建文皇帝,或是满足所谓万国来朝的好大喜功心理。

  说出来都觉得可笑,朱棣这样的人登基,他对江山的驾驭能力,可能除了太祖高皇帝之外,没有任何明朝皇帝可以相比。

  建文皇帝手握天下兵马的时候,朱棣尚且可以以寡击众,将建文从皇位上挑下来,竟还会担心建文沦落到了民间,有什么号召力,可以死灰复燃?

  下西洋这等涉及到数十上百万人生计,在朱棣手里去完成,而且贯穿了朱棣在位的二十年,又如何是只为了寻找建文下落这一类无聊的事?

  由此可见,后世津津乐道的诸多此等文人格局之小,实在教人大跌眼镜。

  可偏偏此等文人津津乐道地传播此等消息,却往往被人冠以有远见卓识这样的评价。

  某种意义而言,用那等狭隘的小心思,去评判朱棣这样的人,颇有几分夏虫语冰一类的滑稽,显得可笑。

  此时,朱棣看张安世又一副慌神的样子,便不由道:”怎么又出神了,你这脑子里又在想什么?”

  张安世连忙收回心神,尴尬一笑,随即道:“臣……臣没有想什么,臣……在想……臣这右都督府,是否……要做出更多的成绩,才能对得起陛下的知遇之恩。”

  朱棣道:“这是你的事,朕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尽管放开手脚去干,干得好,是功劳,干的不好,朕给伱兜着,总不教你吃亏的。”

  张安世倒是一点也不客气,直接道:“那臣真干了。”

  他这么一说,原本豪情万丈的朱棣,反倒突然间觉得没底了。

  这家伙,他又想干啥?

  可朱棣话已出口,却也不好反悔,于是不做声回应。

  张安世才不管这些,他出了宫,便又回到了都督府。

  此时,他莫名有些兴奋起来,命人立即召了高祥人等来,又请来了朱金。

  等到众人一一落座。

  张安世扫视了众人一眼,便道:“过几日,你们也去作坊那儿,瞧一瞧军工作坊的蒸汽机。”

  “这……”朱金笑了笑道:“小人已看过了,七日之前便看过,主要是花了太多银子,所以小的特意去看看,哎呀,咋这样花钱啊,这东西……倒是真吓人……”

  张安世看着他吃惊的样子,微笑道:“花钱是花钱了点,但是有了这个,以后很多事就好办了,不过……这蒸汽机车倒还可以再好好改进一下,只是……我思来想去,这铺设轨道的事,却需赶紧提上日程了。”

  朱金听罢,一副大吃一惊的样子,眼睛下意识地睁大了,道:“都督……在地上铺铁条?”

  “怎么?”张安世看了朱金一眼:“你怎么看?”

  朱金苦着脸道:“这花费可不小啊,不不不……何止是花费不小啊……这……”

  看着他纠结的样子,张安世笑道:“花费确实很大,所以呢,才找大家来商量。你先别着急,你啊,只看到了花费,可花费是什么?花费不过是金银而已,金银这东西,你说它值钱,它倒确实值钱,可往细里想,这东西又是一钱不值,不过是货币而已!真正值钱的是什么呢?是粮食!是钢铁!和这天下的物产!所以考虑问题,可不能只看花费,你得想一想,这会带来什么收益。”

  朱金讶异地看着张安世:“收益?”

  张安世今儿心情不错,此时很是耐心地道:“现如今,这左都督府治下,粮食的问题,算是足以解决了,商业也还算繁华,听闻不少商贾,还有咱们的栖霞商行,现如今……都积累了不少的财富吧?如此算下来,这资本的原始积累,算是有了。可凭这个,却还不足,这商贸到了一定的程度,成日只晓得纺织、打制家具,造瓷器和陶器,是有瓶颈的,再者说了,我来问你……”

  张安世看着朱金道,问:“太平府织布和丝绸等等商品的产量,近来可有增加?”

  “这……”朱金一愣,他不明白张安世怎么突然问到了这个,但还是想了想,如实道:“虽说有了不少的作坊,可实际上,去年势头倒是极好,可是今岁嘛,倒是有些缓慢了。”

  张安世道:“这是为何?”

  朱金毫不犹豫道:“这还不简单,当然是左都督府还有右都督府现在都清丈土地,而且也都照着太平府的规矩来,不少知府上任,除了清丈土地,干的第二件事,便是鼓励作坊,振兴商业,正因如此……所以有不少纺纱作坊,还有织布作坊,以及其他诸多作坊,见那里地价更低廉,人工费用也更低,便也愿意去那儿开设作坊。”

  张安世便道:“这就是了,太平府可以靠这些作坊振兴,可整个直隶,难道可以靠这个作坊吗?那么……我们再想一想,若是将来,天下都效仿太平府,难道教天下的州县都如此?到了那时,只怕依靠这些作坊,百姓们早就饿死了。”

  朱金认真一想,便不由点点头道:“都督这样一说,倒是颇为几分道理。这样说来,岂不是……其他地方……哪怕是推行了新政,也没有什么作用?”

  张安世便道:“却也不可以这样说,现在就好像全天下,就这么一个饼子,现在这个饼子是太平府在吃,可随着新政铺开,分这饼子的州府越来越多,到最后,可能大家只能分到这么一点残渣了。所以啊,我们要做的,就是赶在这饼子分出去之前,创造出更大的饼来,而且动作要快。”

  朱金便下意识地问道:“都督的饼子在哪里?”

  张安世直接吐出三个字:“修铁路。”

  “啊……”朱金又是一脸惊讶。

  张安世便又道:“创造出需求,同时……会有更多的钢铁作坊、机械作坊,甚至还有蒸汽机的作坊,除此之外,对橡胶、炼金,木器加工都有极大的提升作用。”

  “可是……这可是铁轨啊……”朱金显得有些担忧。

  张安世道:“不要总觉得钢铁昂贵,你把产业带动起来,这获得的利益,却比这些许的东西,价值要高十倍百倍。铺设铁轨,就是要制造出钢铁、机械、炼金等产业的旺盛需求,让人愿意将更多的银子,投入到这里头去,也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去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除此之外,这东西建成之后,又可对我们带来巨大的便利,同时也能获得更多的收益,若是畏手畏脚,害怕贪功冒进,那么……便什么事都干不成了。”

  高祥在一旁细细地听着,他这个新府尹其实对于工商的事,已经有了不少的自己的理解,可张安世这一次,却又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需要他慢慢地去消化。

  朱金道:“那么都督的意思是……”

  张安世道:“就让左都督府来牵头,募集资金,发行公债,进行铁轨的规划和建设。栖霞商行,还有你这下头的钱庄,这公债你们至少要认领三四成,我用左都督府的税赋来作保。”

  说罢,他认真地思索了一番,又道:“今岁我们的税赋有两百多万两,其中一百万两是上缴朝廷的,你算算有多少结余,至少要预备一笔银子来,作为项目的资金。其余的……统统可以通过公债来筹资,这发债的事,还需联合钱庄这边予以配合。”

  朱金道:“都督打算发行多少。”

  张安世道:“先建几条吧……前期的规划,人员培训,以及勘探还有路基的修建,铁轨和枕木的铺设,这一些……前前后后,只怕要不下千万两银子……不过……好在这些银子,是分摊到未来数年的时间内。”

  顿了顿,他想到了什么,才又道:“等铁路修成之后,还可赚取一些利润来偿还……这样算下来……资金的问题应该不大,先发行三百万两银子吧,不够了再追加便是。”

  张安世记得,清末的时候铁路的建造成本大致是在一万三两银子一公里左右,当然,那个时候铁路技术已经比较普遍,不过鉴于当时清末的技术水平,只怕绝大多数东西都需高价进口,再加上明朝的银价比清末时期的银价要贵得多。

  所以从理论上,一万三千两银子每公里的成本,应该能拿下来,此后随着铁路工程的成熟,张安世甚至觉得,这个成本还可大大的房降低。

  南直隶这个地方,虽说右都督府所管辖的州府,并非是最富庶的区域,却也属于大明的精华地带了,在这里铺设铁路,应该不会亏本,将来成本应该可以收回。

  可带动的各种产业所得来的好处,却是难以想象的。

  可张安世报出来的数目,却还是吓了朱金一跳。

  这可是千万两银子规模的资金啊,虽说分摊在每年,是可以承受的,可也太耗费银子了。

  只是张安世的话,他哪里敢不听?最后咬咬牙道:“都督吩咐就是,无论是商行还是联合钱庄,都督要多少,小的就筹措多少,多余的公债,商行和钱庄兜底就是。”

  “要的就是你这一句话。”张安世欣然笑道:“所以这些日子,还需辛苦你了。”

  朱金忙道:“不敢。”

  张安世随即看向高祥:“高府尹。”

  “在。”高祥连忙起身,朝张安世行了个礼。

  张安世道:“接下来,就看你了,铁路铺设前期的工作,你来进行,土地的征用,以及民工的调集,太平府这边,要承担大部分,当初………太平府预留了不少土地,现在……也可派上用场。”

  “下官敢不尽力。”

  张安世也长长舒了口气,不得不说,他现在颇有几分豪赌的味道,赌的就是这铁路一旦开始修通,那么百业也随之兴旺。

  可若是修路的事搞砸了,那么怕要债务缠身,张安世思来想去,也只有连夜跑路去新洲一途了。

  说干就干,钱庄开始放出公债,公债的利息,比将银子储存在钱庄要略高一些,这联合钱庄在朱金的授意之下,已开始大肆宣扬储蓄不如购置公债,以及公债的种种好处。

  另一方面,左都督府下设的铁路司成立,除此之外,一个全新的铁路作坊成立。

  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护路巡检司,配备了三百人马,主要的作用是保护未来铁路沿线的安全,对铁路线以及站点进行巡视,维持治安。

  而消息一出,各大商行的东家,几乎都已经开始接受到了暗示,这些大商贾,绝不是傻瓜,他们做买卖除了有自己独到的眼光之外,对于情报的搜集,却也是十分看重的。

  一听要修建铁路,这铁路这玩意的消息便都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而后……几乎是不约而同的,各大作坊开始拼命砸银子,预备承包各府县的铁矿和煤矿。

  显然……未来这钢铁的需求会十分旺盛,这个时候若是不赶紧不惜一切代价的扩产,只怕便连口汤都喝不着了。

  而且据闻栖霞商行,已经在芜湖等县,发现了大量的煤矿和铁矿。

  …………

  “老爷,老爷……”

  一处巨大连绵的建筑里,这建筑之外,竟还悬挂着进士门第的金漆牌坊。

  有人朝内里的人行了个礼道:“刘公子从京城回来了。”

  “噢?快,快请他进来。”

  没多久,便见一个纶巾儒衫的青年入内,在这幽森的府邸深处,他朝内里的一个老人作揖行礼道:“恩师……”

  这老人呷了口茶,才抬头看了一眼这青年,道:“京城的情形如何?”

  这青年气呼呼地道:“糟透了,有人引狼入室,竟是请去了蜀王,那蜀王狼子野心,哎……”

  “这些事,老夫从邸报中也知晓一些,真没想到……”这老人摇摇头,幽幽地道:“听闻京城之中,所谓的新政,就是给佃户分土地?”

  “正是。”

  “借诸士绅之头颅,邀买小民之心,哎……”老人继续摇头苦笑。

  “恩师,情况并没有这样坏。”

  老人诧异地道:“嗯?何以见得?”

  青年便道:“学生在京城,倒也和不少人了解过,学生得来的消息,有些不同。”

  “说来看看。”

  青年道:“这蜀王和威国公不仅借查抄隐田之名强迫没收土地,而且强迫雇农接受这些田地,对于一个有志气而自食其力的农人而言,这种不劳而获的收入,无疑是一种羞辱!”

  “所以在南直隶,不但受害的士绅们对蜀王与威国公有怨言,就是从前的佃农和雇农,也都有不满。”

  老人不由道:“是吗?真没想到……”

  “这是士林之中,学生所了解到的实际情况,这直隶可谓已是干柴烈火,人人对蜀王和威国公恨之入骨了,只是他们毕竟势大,人们敢怒而不敢言,只好受他们欺辱。”

  老人叹道:“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啊……”

  “恩师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此时该站出来,为天下生民说一说话了。”

  老人道;“说了又有何用,昏君在朝,奸臣当道,你以为三言两语,几句仗义执言,就可教他们幡然悔悟吗?”

  青年愤愤不平地道:“难道我们就一点作为也没有吗?任由他们抢占土地,羞辱农户?”

  老人沉默片刻,便道:“莫急……莫急,还不是时候……对啦,有一封书信,自爪哇送来,你的师兄,倒是颇为关心你的学业,你去看看吧。”

  这人一脸诧异,而后点头:“是。”

  …………

  右都督府里门庭若市,为了制定铁路的计划,许多左都督府的佐吏,纷纷往各府调查。

  除此之外,便是组织大量的劳力进行前期的培训。

  来此任职的少尹杨溥,早就忙碌开了,他已被组织去了一趟军工作坊调查蒸汽火车的情况,又了解了各地土地勘探的情况之后,整个人,到现在还是晕乎乎的。

  在这太平府,他已干了一个多月,大抵的情况,已经熟悉了,他仍然惊诧于,这太平府的新政情况。

  如今,见识到了这蒸汽车,又见识了张安世即将颁布的宏伟蓝图,此时也不由得意识到了什么。

  他匆匆来见张安世,道:“都督……”

  张安世抬头看了他一眼,神色随和,微笑着道:“来,坐下,你不必这样客气,毕竟你是詹事府的大学士,这少尹只是你的代职。”

  杨溥却是道:“少尹就是少尹,既是都督的佐吏,自当要有上下尊卑。”

  张安世便没有再往这上头多说什么,转而道:“我命你去了解情况,你已了解了吗?”

  “大抵了解了。”

  “可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杨溥便露出几分忧色,道:“钱粮的事,会不会带来巨大的负担?”

  张安世道:“铁路不是水利,未来铁路是可以盈利的。”

  “据下官了解,江南多水道,有些建设较难的地方,倒是可以绕过去,可有些地方,却需铺设桥梁不可……”

  “所以我才命人勘探,勘探之后,命人想办法建桥,不能因为难,就不造了是不是?如若不然,那么就什么事也别想办成了。实在解决不了的。”

  杨溥道:“那下官没有什么疑问了,不过据我了解,现在市面上,工价上涨了不少……”

  张安世便道:“这是肯定的,突然有了如此大的人力需求,这工价钱上涨,是必定的事。所以一方面,得吸引周遭府县的人来务工,另一方面嘛,便逼着大家用上工具。”

  杨溥狐疑地看着张安世:“用上工具?”

  张安世笑了笑道:“你可知道,在太平府,从前的时候,大家为何都不用牛马来耕地,而如今用牛马耕地的越来越多?”

  杨溥认真地看着张安世,一脸求知地看着他道:“正想请教。”

  张安世道:“简单得很,因为从前人力太贱,而养牛马的花费不小,既然人力贱,为何还要用高昂的牛马来取代人力呢?可如今不一样了,因为太平府的人力越来越高,所以大家发现,养牛马来耕种土地,节省了人力,反而更划得来,因而人人争相购置牛马,取代人力。”

  “其实现在这个情况,也是如此。人力的价格上涨,这对直隶来说,不是坏事。据我所知,现在就有不少的作坊,开始用水力纺车,来尽力取代人力了。”

  …………

  好了一点点,努力写了一章,争取今天再写一章吧。从而言之,能更一定会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orkon.com。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xorko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